关于举办“技大讲坛”第九十五讲的通知
作者: 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 日期: 2025/05/07各单位:
报告一:
一、主 题: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数字孪生细胞研发及应用
二、主讲人:蔡宏民
三、时 间:2025年5月7日(周三)14:30-15:10
四、地 点:C-1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楼513会议室
五、主讲人简介:
蔡宏民,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行政副院长、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兴华杰出学者。现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委会副主任,IET Fellow,IEEE Senior Member。国际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Emerging Topics i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Fundamental Research编委。长期从事生物医学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等期刊。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联合重点等项目10余项,科研经费投入超3000万元,形成从分子精准分型、病理精准早筛到影像精准诊断的完整技术链,获得20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自主研发鼻咽癌大数据云端诊疗分析系统、国际化数字化远程病理会诊平台和医疗过程智能辅助平台等系列人工智能诊断平台,获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自然科学一等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六、报告摘要:
复杂疾病是由微观基因组表达异常导致细胞内部调控功能失常,进而引发组织病变。从微观、介观到宏观对生命做定量解析,深入理解细胞复杂性与行为模式,对于推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进步、应对全球健康挑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字孪生细胞作为一种创新的数字模型应运而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细胞在分子组成与微环境层面的生命活动,构建量化、整合及预测的功能体系,深化对细胞功能、行为特性及其对外部扰动响应机制的认识。团队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建立了覆盖微观分子-介观细胞-宏观影像的全链条分析的若干关键理论和算法,重点研究复杂疾病从分子层面的基因型到表型表现之间的动态关联,推动多模态、多尺度、多角度的定量建模,通过生命数字化来深化对生命过程的理解,为生命科学研究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在重大疾病的精准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报告二:
一、主 题:基于图计算的生物网络智能解析和整合
二、主讲人:陈佳洲
三、时 间:2025年5月7日(周三)15:20-16:00
四、地 点:C-1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楼513会议室
五、主讲人简介:
陈佳洲,广东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广东工业大学“青年百人计划”A类人才,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生物网络数据的图计算方法研究和应用。在IEEE TPAMI、IEEE TNNLS、IEEE TMI、IEEE TCYB、IEEE JBHI、Medical Image Analysis、Briefing in Bioinformatics等高水平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博士后特别资助(站中)项目、博士后面上项目和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基金面上项目,参与国自然联合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5项国家科研项目。获得ACM SIGBIO China新星奖,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自然科学一等奖,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等。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生物信息学专委会通讯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生物信息学与人工生命专委会执行委员等。
六、报告摘要:
复杂疾病(如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产生是一个从微观基因多组学网络调控到宏观影像多模态网络调控的复杂衍变过程。现有的图计算方法在处理此类复杂网络的过程中通常面临着多组学网络关联微弱、多模态网络传播复杂、多来源网络多源异构的挑战,为此,我们研发了系列高阶图匹配网络、深度图小波网络、异质图神经网络。在癌症多组学调控网络数据上,解析疾病多层分子调控机制;在阿尔茨海默症多模态脑网络数据上,挖掘神经病理事件传播通路;在疾病多来源异构网络上,全面探究疾病从微观到宏观的复杂演变规律。
主办单位:科研与校企合作部
大数据与互联网学院
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心
概念验证中心